司马睿从永嘉元年(307)负责“镇守建邺”,到建武元年(317)正式 称帝建立东晋,一共用了十年的时间。按照王导的谋划,这期间名义上的晋 帝(先怀帝,后愍帝)还存在,司马睿不便急于称帝,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 经营江南上。
这十年司马睿把重心放在经营江南上,还是颇见成效的。这里,可以列出下面这样一份大事年表。西晋怀帝永嘉三年(309),司马睿借重义兴大族周玘,将不听号令的建 武将军钱璯击溃,去掉了心头一患。永嘉四年(310),匈奴人汉赵开国皇帝 刘渊病死,其子刘聪杀兄自立为帝,准备大举进攻洛阳。而此时洛阳已经残 破不堪,粮道阻断,城内发生饥荒,于是西晋辅政大臣司马越以晋怀帝的名 义檄召全国勤王援京。司马睿也收到了檄文,虽然表示服从,却没有发一兵 一卒,反而是在制服了周馥等地方势力后,把势力范围扩张到淮南一带。
永 嘉五年(311),控制西晋朝政的司马越忧惧病死,司马睿收编了其余部,进 一步壮大自己。在司马越死后,司马睿被推为盟主。永嘉六年(312),司马 睿打碎了石勒挥师南下的野心,保住了江南的安定。永嘉七年(313)二月, 晋怀帝死,四月,晋愍帝立,改元“建兴”,改建邺为建康,任命司马睿为 左丞相、大都督,但司马睿仍以“方平定江东,未暇北伐”为由,坚拒北上。同年,司马睿平定了江南大族周玘的兵变。建兴三年(315),司马睿兴 兵弹压了流民起义。建兴四年(316),晋愍帝被迫出降于刘聪军,最后被杀。建兴五年(317)二月,弘农太守宋哲逃亡至建康,带来了愍帝投降前的 遗诏,宣布让司马睿“统摄万机”,至此,司马睿称帝的条件成熟了。当时 一百八十名北方将领联名劝进,司马睿登基称帝,史称晋元帝。
在登基仪式上,出现了十分滑稽可笑的一幕:“及帝登尊号,百官陪列,(司马睿)命导升御床共坐”(《晋书 ·王导传》)。王导坚决拒绝, 并以天下只能有一个太阳等说辞来推托。从此,就有了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 的说法。司马睿为何要在此时此地出此奇招呢?史家有很多说法,其中有人 认为:“司马睿要王导同坐御床,表面上示以尊崇,实际上则在暗示他应该有所收敛。”当然,这只是一家之言。
从一定意义上说,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一语反映的是当时政治生活的实情。琅邪王氏与司马氏都是高门大族,他们能团聚在一起组建政权,根本点 在于都是世族。“共天下”的根基在于世族的共同要求和共同利益。他们在 享尽荣华富贵上是有共同点的,在偏安江东重建晋王朝上是有共同点的,在 打压江南世族势力的过分膨胀上是有共同点的,在卑视庶族乃至广大民众上 也是有共同点的,尤其是在“四方贡献多入己府”(《晋书 ·王敦传》)这 样的贪婪本性上,是完全共通的。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的东晋王朝是中国历 史上少见的纯世家大族统治的中央政权。
同时,“王”与“马”两大世族之间又不可能永远“共天下”。说到底,司马睿政权是在琅邪王氏的一手操纵、一手扶持下建立起来的。没有琅 邪王氏倾其全力的帮忙,像司马睿这样的皇室疏属,在当时的大乱世背景下 就什么都不是。正是因为这点,司马睿始终对王导怀着感激之情,还仿效当 年秦王嬴政和吕不韦的典故,称王导为“仲父”。但是,司马睿站稳脚跟后,尤其是当琅邪王氏过分嚣张,影响到司马氏的尊严和利益时,司马睿对这种“主弱臣强”的局面就会有所不满,甚至反戈一击。“王敦之乱”就是 司马睿与琅邪王氏矛盾激化的结果。
王导《省示帖》局部,192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乾隆《钦定重刻淳化 阁帖》本。王导十分热爱书法。他在东迁之时,把一张法帖缝入袖中,誓言 “帖在人在,帖亡人亡”,足见其对书法之热爱。他常教诲家族中人要尊重 书法,他的堂侄“书圣”王羲之,堂侄孙王献之,孙王珣、王珉,都是一代 书法家。
司马睿站稳脚跟后,对王导、王敦还是重用有加,造成了王导在京执领 朝政、王敦在外专擅军权的格局。但是,司马睿又不甘于大权的完全旁落, 因此他渐渐重用尚书令刁协和侍中刘隗,有事就与他们密商。而且司马睿与 琅邪王氏在整顿吏治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矛盾,随着矛盾升级,最后导致了王 敦的兴兵作乱。
永昌元年(322),也就是晋元帝司马睿称帝的第六个年头,王敦以诛刘 隗为名,从武昌起兵向建康进军。为了争取大族对他起兵的认同,王敦在开 列刘隗的众多罪名中强化了“取奴为兵”这一条,并称身为宰辅的他不能看 着刘隗误国,表示不杀刘隗决不休兵。与此同时,王敦的同党沈充也在吴兴 起兵。
王敦起兵应该事先没有跟王导沟通好,这使王导很被动,他怕司马睿一怒之下杀了他全家。“王敦之反也,刘隗劝帝悉诛王氏,论者为之危心。导 率群从昆弟子侄二十余人,每旦诣台待罪。”(《晋书 ·王导传》)司马睿 不但不治王导的罪,还让他去当讨贼的前锋大都督,结果完全不顶用。王敦 一路前行,打进了建康城,却不去触动皇帝司马睿,只是放纵士兵烧杀。司 马睿以皇帝的身份派人向他传话,告诉他愿意让位:“欲得我处,但当早道,我自还琅邪,何至困百姓如此!”(《晋书 ·王敦传》)但王敦不理会。
在这个混乱时期,大家也只有将希望都寄托在诸葛亮身上了,而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盼。
事实蜀汉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庞统之死。庞统是诸葛亮相当的谋士奇才,庞统死后,诸葛亮只得离开荊州去协助刘备收复两川,诸葛亮离开荆州,是荆州后来失守的主因。荆州失守后,刘备又进行伐吴的夷陵之战后惨败,蜀汉从此走向衰落。
后来,司马睿只得封王敦为丞相、江州牧,进爵武昌郡公,邑万户。王 敦控制朝政后,把东晋王朝搞得乱七八糟,“改易百官及诸军镇,转徙黜免 者以百数,或朝行暮改,惟意所欲。”(《资治通鉴》卷九二)王敦还曾一 度把司马睿禁在宫中,不准动弹。从正月起兵,到十一月,王敦又还镇武昌,但临行时在建康设置了留府,作为他遥控朝廷的机构。他还在一些军事 重镇安排了亲信和爪牙。
田余庆在《论东晋门阀政治》中说:“东晋所见士族,其最高层即所谓门阀士族中的当权门户,以其执政先后言之,有琅邪王氏、颍川庾氏、谯国桓氏、陈郡谢氏、太原王氏五族。”(见王元化主编《释中国》卷三)
永昌元年闰十一月(323年1月),司马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,他只活到 四十七岁。司马睿死后,他的儿子司马绍嗣位大牛配资网,这就是晋明帝。晋明帝即位 第二年,依靠其他大族的支持,打败了第二次企图起兵篡位的王敦,国家才 稍稍平定了下来。继琅邪王氏之后,又先后有一些其他士族当政,左右着东晋政治。
王与马司马睿王敦王氏王导发布于:山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